来源 l 正和岛
为什么我们很难拒绝高热量的奶油甜品?
因为那一刻我们看不到吃了它会导致体重增加,也看不到我们第二天需要做更多的运动来消耗脂肪。
为什么很多人都不愿意存钱?
因为他只看到了手头的钱,而没有看到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而存下哪怕一点点钱的好处。
为什么我们总是因为一件小事,就会在当下陷入冲动的情绪中无法克制自己的行为?
怎样才能超越眼前的利益,去培养自己的长远思维,做出正确的决定?
经济学家卢西亚诺·卡诺瓦提出了一个概念——
“看不见的大象”。
什么是“看不见的大象”?
先解释两个常见的概念:黑天鹅和灰犀牛。
黑天鹅是无法预测的意外事件;灰犀牛是可以预见的潜在风险,就像一头犀牛从远处向你跑来;而看不见的大象就是,问题或者危机已经存在,却没人说出来,就是不作为,学名叫“集体无意识”。
举个例子来解释这三个概念:
黑天鹅:夜跑时突然有人从黑暗中跳出来吓你一跳,这是无法预见的意外。
灰犀牛:走路时看到前方有个凶神恶煞的人向你走来,这是一种明显的风险。
看不见的大象:朋友聚会时有人忘了拉裤链,大家都看到了却没人说出来,这是显而易见却被忽视的问题。
由于“看不见的大象”常常是普遍性、常见性或变化缓慢的问题,人们常常对其习以为常,缺乏对其足够的警觉性和紧迫感。
“看不见的大象”虽然看似隐蔽,但它们的影响力巨大,且往往具有累积效应。
只有正视“看不见的大象”,比如社会不公、经济波动的苗头、隐形疾病、全球变暖,才能有效在未来减少“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的发生。
如社会动荡(灰犀牛)、金融危机(灰犀牛)、不可逆疾病、海啸(黑天鹅)。
非线性是指,系统中元素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叠加,而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导致系统行为不可预测和复杂化。
气候变化就是一个非线性系统:温室气体排放(元素)与气温上升、海平面变化、极端天气频率增加(元素之间的关系)共同作用,导致全球气候系统复杂且难以预测。
我们只有了解其中的非线性,才能真正发现其因果关系;
只有认识到非线性,我们才能打破舒适圈,实现飞跃。
即使过了数百万年,我们仍然受到这种原始本能的影响,对于“现在”的事情,能够敏锐地察觉,但是对于那些看起来遥不可及的、未来的事情,我们就很难有所行动。
比如,我们很难拒绝高热量的奶油甜品,因为我们看不到吃了它会导致体重增加,也看不到我们第二天早上需要做更多的运动来消耗脂肪。
为什么很多人都不愿意存钱?
因为他们只看到了手头的钱,而没有看到为了更美好的未来而存下哪怕一点点钱的好处。
我们的大脑更容易立马察觉眼前的利益,而忽视远方的利益。
而且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每天要面对的选择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场面变得越发混乱。
实际上,也许它根本就不是你需要的东西。
这种情况下,你可能会认为省了钱,但实际上只是淡化了购物决策的错误,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修正。
但如果我们能通过学会概率推理,建立一种长远思维,这样就会大大促进的我们决策的远见性。
当你考虑是否要出门,天空阴沉,但并不下雨,你可能会认为出门会被淋湿的概率不大,于是决定外出。
然而,这只是你的情绪和感知倾向于概率的结果。
实际上,即使天空阴沉,也并不代表一定会下雨。
如果我们学会概率推理,就能更好地管理这种不确定性,而不是仅仅依赖于我们的直觉。
在面对各种决策时,了解概率推理并建立长远思维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而不是被短期的情绪和感知所左右。
05
学会存在的意义
人们经常会出现无用性感知,特别是当他们感到无法控制某些情况或行为时,会认为自己的努力是没有意义的,从而导致消极情绪或行为。
这在行为心理学中被称为“无用性感知”。
从 “这个行为对我有好处”,变成 “这是我参与的集体行为,对我们有好处”。
“理性的我们”概念强调,在囚徒困境中,人们在不确定的情况下几乎会本能地感受到可能的合作所带来的结果(回报),也就是集体利益的优势和好处。
简单来说,当人们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单个个体的总和来行动时,有一种理性的保证,这是一种“相信群体观点的公共理性”。
通过“理性的我们”,达到一种互惠,让参与方知道彼此的利益和优势所在,加强在集体或团体中的存在感,促进一种共同意志的形成。
这种共同意志的形成是培养长远思维所必须的。
短期的彼此利益只能成就一种“小我”,长期的彼此利益才能成就一种“大我”。
06
学会发现“房间里的大象”
学会发现“房间里的大象”,也就是看见“看不见的世界”的问题。
大象块头很大,但你却看不见!
当本质难以用肉眼看见时,我们的大脑会发生什么变化。这一切都取决于如何理解一个词——理性。
理性是什么?什么样的行为才能算是“理性”的?
布莱士·帕斯卡说过:“心有其理,理不可知。”
佛陀渴望成为驯象人,遂用钢钩钩住大象的嘴巴,将其驯服,正如智者控制自己的激情一样。
丹尼尔·卡尼曼将我们做决策时的思维方式分为“系统1”和“系统2”,前者是更加自发和本能的选择,如面对危险时逃跑,后者是需要我们的认知能力参与作出选择。
在情绪与认知之间做出选择,不是一个简单的化学或数学问题。
这就是为什么有时候房间里明明有一头大象,却很容易被我们忽视。
因为它太大了。
这也说明了为什么我们经常会拖延和沉迷于当下,冲动行事,生活在今天和明天永无休止的张力中。
我们会对所谓的精神入侵感到困惑,由于受控选择和本能选择的相互影响,它成了一个在我们大脑中作祟的恶魔。
所以,我们要让理性的思维和冲动的思维共同发挥作用,以帮助我们做出更好、更明智的选择。
07
学会避开消极的陷阱
什么是消极的陷阱?
罗斯林在《事实》中认为,消极本能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倾向,消极本能使我们把未来视为危险,潜在的负罪感也可能导致消极态度。
消极本能可以被克服,就像冲浪者在享受了冲浪的乐趣后,摇身一变成为潜水员,潜入深海,探索海洋的奥秘。
我们需要像潜水员一样冷静,因为潜水员知道海洋的深度,会努力通过适应不断增加的水压,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带到水里。
避开消极陷阱,是构建长远思维,做出正确决定的重要方面。
08
学会积极沟通
语言是一种工具,我们可以用它来塑造所处的语境,并构建论点来说服与我们对话的人。
然而,我们也应该意识到,沟通不仅仅是言语的交流,还包括了情绪、态度、以及非语言元素。
助推不同于命令,助推是一种生态学思维方法。
通过助推,可以自然地改变我们选择的信息环境,对大脑遇到的认知陷阱产生影响。
想想被你们收拾过的办公桌,桌上有笔筒、本子、日历、笔记本电脑、台灯、一些文件或散落的纸张、打印机、几个小摆设和一串钥匙。
这些信息集可以被整理得井井有条,让你在需要执行某项操作时轻松找到所需的物品,节省时间。
助推能帮助我们摆脱书桌的混乱,让我们更快更好地做出选择。
在这种情况下,物品(可用信息)保持不变,我们处理它们的方式发生改变,让信息为我们的目标服务,从而大大提高我们的行动质量,优化我们的生活。
利用思维的不完美之处,助推还能引导行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设计助推时,需要考虑决策过程的各个方面,并通过实验、测试和重复优化助推措施。
助推不同于命令,它是一种生态学思维方法,可以自然地改变我们选择的信息环境,影响认知陷阱。
助推的设计需要了解决策过程的关键方面,包括决策的特征、信息来源、思维过程的特征以及环境和社会因素。
在此基础上,选择助推的方法,并确定正确的激励因素,如实施自动执行计划、提供或修改默认选项、利用技术降低成本等。
发表回复